作者:大白菜的苦逼 数字:4847 吐槽:53 更新日期:2022-09-07 08:29:41
1948年7月中旬,谷雨乘坐专列回到了北京,一到北京他就听说印度兵不血刃实控卡索尔,不由得连连摇头,这帮子印度人真是让人无语,想独立,却又怕见血……
夏威夷外长会议上,英美对印度异常的纵容,谷雨隔着上万里路,都嗅到了阴谋,不就是放纵印度,让中印更多的结仇吗?
既然如此,那就是如他们的愿,去年小心翼翼,打完了立刻跑路,怕的是被戴上一个侵略者的帽子,但这一次不一样,中国是维护联合国宪章,反对印度的侵略,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干,这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可推辞的责任!
印度人选择在三国外长会议后立刻动手,如此公开打脸,要是这次怂了,以后还怎么带小弟?中国可以穷,可以落后,但心气绝不能衰,必须敢打敢拼,正好乘着美国犯糊涂,算小账的机会在印度狠狠捞一把!
既然印度教土邦指望不上,谷雨对特拉凡科尔的陈廉甫要求就简单了,一旦机会成熟,你就大胆折腾吧,不要有太大的顾忌。
尽量不要暴露,如果真得暴露了,也不太在意,这么多中国人在特拉凡科尔,有一两个害群之马不是很正常吗?就算印度人知道了又怎么样,这种事不可能指望一辈子不被人知道!
中国人又不是谢洛夫,可以做到几百大汉围着印度神庙折腾一天一夜,印度人连怀疑都没有,甚至连神庙的宝藏都不去看,既然没这个本事,那就不要怕泄露!
若是印度纵容海德拉巴的印度教徒折腾,好寻找借口进军海德拉巴,那就打一仗吧,不趁着印度虚弱的打,难道还等到以后吗?
这一次动手,谷雨不准备再像上一次那样客气了,解放军所到之处,怎么来钱怎么搞,同时还要印度贫民发枪,必须狠狠得教训印度!
而印度有限的钢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靠近比哈尔一带,这正处在朝鲜雇佣军的枪口下,一旦动手,就要把上一仗没有做过的事情,做彻底!书记处讨论时,也有一些担心,发动战争容易,怎么收场?谷雨的理由很简单,这一次与上一次不同,中国已经有根了!
孟加拉国已经独立,控制地区农业又比较发达,根本不存在粮食供应问题,对中国而言,不过就是二战剩余武器消耗多少的问题,这个仗中国完全打得起!
就算拖个一两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中国还可以和孟加拉国、海德拉巴建立起血的友谊,只要印度存在一日,这种鲜血凝结成的友谊就不会消散!
在谷雨的坚持下,书记处最终决定将大批战斗机部署在列城机场,一旦印度对海德拉巴动手,那就封锁斯利那加的上空,帮助巴基斯坦夺取斯利那加,将印度人驱逐出克什米尔谷地,让印度人没机会觊觎中控区。
同时谷雨决定提供价值一亿胜利币的无抵押贷款给海德拉巴的阿里汗政府,以用于购买中国二战剩余物资,当然了,肯定没现钱,但一亿胜利币可以买到足够多的二手武器,只要保住了阿里汗政权,这些钱总会捞回来的,若是捞不回来,也得抢回来。
为此谷雨决定,在爪哇岛干了不少事情的雇佣军派出两个师前往海德拉巴,同时藏南生产建设兵团,也需要整军备战,随时做好出战的准备。
交通部立刻协调船只,务必在半个月内完成运输,先运人,武器和各种物资,已经给孟加拉国运了不少,若是不能及时运送到位,可以由蔡永皓协调从孟加拉国抽调……
另外谷雨也想通过这一次练一练海军,二战结束四年了,中国海军对舰载机的使用情况到底怎么样?有必要检验一番,就让那条美国搞来的护航航母上阵试试水!
光光准备武力干预还不行,还必须文攻,谷雨下令中国外交部门下场,猛烈抨击印度人,同时拿南斯拉夫问题做文章,挤兑美国人。
7月14日,印度实控卡索尔;
7月15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就印度问题在安理会上发表了措辞极其严厉的讲话,认为印度公然入侵两个主权国家,是对联合国宪章的公然挑战,若是国际社会不加干预,联合国有变成国际联盟的可能。
同时中国代表第一次指责英美搞双标,南共和南斯拉夫王国都不是联合国成员国,南共发起统一战争,只是南斯拉夫内战,美国可以呼吁和平,本来不应该参战 但美国打着反侵略的旗号参战,一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空袭南共,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对于印度入侵主权国家,在印度拥有巨大利益的英国和世界主要领导者的美国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夏威夷会议上,不断纵容印度,压制中方的合理主张,结果就是印度得寸进尺,又控制了卡索尔!
中国代表将英美的做法比作为新绥靖政策,并公开警告中国绝不能接受中国周边出现这样的事情,为此将不惜用任何手段维护公平正义,维持周边的和平和稳定……
中国代表讲话之后,苏俄代表立刻表示赞同,老毛子没想到中国人在这个时候站在了南共一边,英美法三家自然不高兴,联合国立刻吵闹成一团……
同日,中国外交部宣布,中国驻仰光特别代表蔡永皓接受阿里汗邀请,从孟加拉国前往海德拉巴访问,而就在次日,两个师的孟加拉国军队开始进军海德拉巴,同时越来越多的缅甸军队开始向前线集结……
随着中国公开干预印度局势,印度问题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虽然比不上炒作得沸沸扬扬的柏林危机,但中印都是大国,还是有不少国家很感兴趣。
虽然印度人不断声明他们和土邦的特殊关系,又说中国在印度搞扩张,但不管怎么说,那几个土邦毕竟是联合国成员国,印度这么搞,中小国家相当不安。
早就站在中国一边的东亚各国,阿拉伯世界就不同说了,此时欧洲的大波波、比利时、芬兰这些中等国家,事实上都有担心,他们也曾经被人吞并。
尤其是芬兰,此时和苏俄达成了一个比二十一条还要残酷无数倍的苏芬和约,比如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以西12公里的波卡拉地区被“租让”给苏俄作海军基地,租期50年,此时大批苏军还驻扎在赫尔辛基附近。
又比如苏俄还获得使用芬兰铁路、水道、公路和航空线在苏联和波卡拉之间来回运输人员和物资的权利。
同时芬兰还要付出总价值三亿美元的战争物资赔款,而据后世统计,芬兰人最终付出的代价高达十几亿美元,相当于一千多吨黄金,赔偿之多,以至于当时的芬兰国民几乎献出了全部的珠宝首饰,甚至很多人拿出了自己的结婚戒指。
为了取悦苏俄,芬兰简直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他们按照苏俄的要求,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把苏芬战争中的领导人关进监狱,保持苏芬贸易总量占比20%……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独立,所以芬兰绝不能认同印度吞并土邦,要不然他们这几年的苦岂不是白吃了,甭管这个过程中,中国有没有在扩张,芬兰、波兰都不能允许噩梦重演。
随着一个又一个中小国家站在了中国一边,形势彻底逆转,印度和侵占了西奈半岛的以色列一样,成了侵略者,而此时那位著名的Stone Wu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中国的周边战略。
文章中说,表面看起来,中国周边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是封建国家,朝鲜、南越、暹罗领导人是亲美派,柬埔寨是封建皇权政府,缅甸又是军人独裁。
这些国家看起来都和中国共产党不对路,与美国关系不错,也大都接受了马歇尔贷款,但是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同样无比亲密。
柬埔寨是中国的忠实小弟,中国在柬埔寨租借大批土地种植水稻和橡胶,大批中国退伍兵在柬埔寨开发农场;朝鲜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五万朝鲜雇佣军还在印度大陆,南越帮着中国卖军火给以色列,铁路又直通中国,还向中国出口大米。
暹罗首都有中国驻军不说,中国的南掌省各种物资都通过暹罗运回国,其不断向中国出口锡矿、橡胶和大米,换取中国的工业品;缅甸在中国帮助下独立,并攻占阿萨姆实现统一,同样向中国出口原油、钨矿和大米,换取中国的军火和各种工业品。
去年多了一个孟加拉国,也是在中国的帮助下独立,同样的也是农产品换军火和其他工业品,只要印度的威胁一日在,孟加拉国就离不开中国,这种关系就会不断加深。
而随着中国公开干预印度局势,马上又会增加一个海德拉巴,或者还有几个其他土邦,估计也是同样的套路……
很明显,共产党中国也在扩张,只是他们和苏俄有着截然不同的外交战略,更类似于美国在拉美的做法。
中国并不追求对周边国家的政治控制,也很少驻扎军队,更多的是追求经济利益,试图把南洋和南亚打造成中国的拉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拉美或许还会加上盛产石油的中东以及非洲国家……
文章对美国坐视印度局势混乱表示十分不解,美国有着无比强大的海军,派出强大的海军威慑一番,把印度人从土邦赶走不是容易得很吗?为什么坐视不理?难道美国不知道有太多太多的国家对美国的做法很失望吗?
看完了这篇文章,杜鲁门立刻打电话给艾奇逊,要求他立刻发表声明,谴责印度的扩张,并从马六甲的棉兰基地派出航母前住印度沿海。
这会印度已经暴露出更大的野心,中国也已经下场,与印度的矛盾激化,此时美国下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总不能看着中国人在南亚肆意扩张,若是有人反对,就说这是打击共产主义的扩张!
艾奇逊并不反对杜鲁门的决定,只是委婉得提到是不是等到打起来再干预比较合适?既可以让中印仇恨更深,又可以雪中送炭,杜鲁门摇摇头说道,共和党会指责我们对中国软弱,这对选举不利!
此时杜鲁门正在为总统宝座做着最后一搏,表面看起来希望很渺茫,但杜鲁门比任何人都知道,此时形势已经在逆转。
在罗斯福时期,民主党的支持民众大体上由四部分构成:工会、中西部农村、城市低收入群体、南方白人,工会代表的思想偏进步的左翼势力,南方白人是美国思想最保守的右翼势力,这两个思想严重冲突的势力却同时存在于民主党之内。
罗斯福还勉强压得住,到了杜鲁门就根本压不住了,1948年民主党初选时,工会势力和南方白人势力的矛盾激化,而且两派都不接受试图“和稀泥”的杜鲁门。
于是在杜鲁门获得党内初选的胜利后,工会势力和南方白人势力的很多代表宣布退出民主党,四大块势力少了两大块,民主党的票源被分割,共和党盲目乐观地认为进步党和州权民主党会分走民主党的大量选票,本就选情危机的杜鲁门肯定没戏了。
但事实上,两个小党成立后,民主党内部的矛盾却迅速缓解,杜鲁门成功的团结了剩余力量,与此同时,民主党最头疼的大帽子亲苏主义,在工会势力退出另组新党和柏林危机后,也顺利摘了下来。
而此时杜鲁门也找到了竞选秘方,那就是降低姿态,不断深入乡村,脱稿讲演,搞亲民路线,并不断向选民们提及他会继承罗斯福的丰功伟绩,同时坚决与控制国会的资本家们作斗争,一连串艰苦至极的下乡之后,杜鲁门又成功得拉到了中西部和低收入群体的选票。
虽然杜鲁门的支持率还大幅度落后于杜威,但杜鲁门已经看到了希望,此时此刻,他绝不愿意任何地方出现纰漏,印度的分量还没那么重!
美国态度陡然间转变,尼赫鲁又一次犹豫了,但此时他想退,已经很困难了,都已经拿下了两个土邦,剩下两个土邦不拿,连甘地都刺杀的民族主义势力绝不能接受。
如果说海德拉巴有些困难还可以理解,特拉凡科尔实在太诱人了,又没有多少防御力量,完全可以先拿下特拉凡科尔,再见机行事。
而且更重要的是,面对中国的舆论攻势,大英帝国的态度还是很暧昧,这等于站在印度人一边,印度人觉得有大英的支持,美国也就是嘴上说说,至于中国,他们如果真想打,去年干嘛撤军?说白了,中国人就是嘴炮!
当然了,尼赫鲁也是老政治家,这么多人反对,他总不好顶风动手,还是稳扎稳打,缓一缓比较好,所以他并没有立刻对特拉凡科尔动手,而是下令印度军队再一次进攻乍吉山口,而这一次进攻,又一次失败了!
就在尼赫鲁多少有些恼火之际,一个晴天霹雳传了过来,7月23日,中国的徐达三元帅,率领第一批部队两个团在海德拉巴沿海登陆(海德拉巴原来没有海岸线,英属印度划了一大块沿海的地盘给了阿里汗,以奖励他服从大英,二战后捐赠巨资)。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航母也出现在印度洋上,这下子印度各界不干了,中国连元帅都派过来了,这是铁了心要保住海德拉巴呀,不行,必须乘着中国军队的主力还没有到达印度,发挥印度的兵力优势,赶紧解决两个土邦!
尼赫鲁还是举棋不定,不过在考虑了半天之后,他决定对特拉凡科尔动手,还是老办法,搜查特拉凡科尔的印度CP,不过与上一次在卡索尔的顺利不同,特拉凡科尔国王拒绝印军进入,并向美国海军请援!
此一时,彼一时,这会中美摆明干预,特拉凡科尔当然没必要太过软弱,尼赫鲁闻讯后,下令印军沿着铁路进攻,特拉凡科尔军队不是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
而就在印军发动进攻的同时,潜伏在对峙火车站附近的中国商人,用电台将一封电报发给了陈廉甫,陈廉甫立刻发出命令,两百多名特战队员于当天晚间十点开始了行动!